2025年01月24日
電流傳感器2025年01月24日
現代汽車2025年01月24日
貝加萊2025年01月24日
三菱2025年01月24日
伊之密2025年01月20日
亞馬遜云科技
2025年01月16日
焊裝
2025年01月15日
配天機器人
2025年01月14日
易福門電子
2025年01月24日
蔡司
2025年01月24日
形創
2025年01月24日
虹科
2025年01月23日
西門子
2025年01月23日
勞易測
AI賽道,今年以來尤其熱鬧。
近日,當紅明星公司OpenAI領投了一家挪威機器人制造商1X Technologies,一同參與投資的還有全球知名資管機構老虎環球基金。
據報道,當地時間3月23日,1X宣布完成A2輪融資,融資規模為2350萬美元(約1億6千萬人民幣),由OpenAI創業基金領投,老虎環球和一個由Sandwater、Alliance Ventures和Skagerak Capital等挪威投資者組成的財團也參與了投資。
消息一出,引發了外界對于ChatGPT模型和機器人結合的無限遐想——未來,ChatGPT可憑借強AI技術推動機器人行業迎來新增長。
Open AI進軍機器人領域
如果把ChatGPT和機器人分別比作人類的大腦和身體,那么OpenAI已經擁有了最強AI大腦,現在它又要進軍機器人領域……馬斯克要被挑戰了。
據官網介紹,1X原名為Halodi Robotics,成立于2014年,是一家工程和機器人公司,生產能夠做出類似人類的動作和行為的機器人。其宗旨是創造具有實際、現實應用的機器人,以增加全球勞動力。1X方表示,打算利用這筆資金來加大其即將推出的雙足機器人模型NEO的研發力度,以及在挪威和北美大規模生產其首款商用機器人EVE。
有了OpenAI相助,1X的機器人成為軟硬件能力高集成的實體,將解決機器人行業過去軟件端算法和數據能力落后的難題。
馬斯克曾是OpenAI的創始人之一。
在大約8年前,OpenAI以非營利組織的形式高調成立,得到了馬斯克和里德·霍夫曼等億萬富翁科技名人的支持,他們承諾組團投資10億美元。但2018年,馬斯克離開了OpenAI董事會,當時聲稱的原因是避免與特斯拉產生任何利益沖突。但據媒體報道,馬斯克離開的真實原因是奪權失敗。
OpenAI聯合創始人阿爾特曼和馬斯克之間的恩怨可以追溯到8年前,但是現在看來,他倆之間的好戲恐怕才剛剛上演。
1X Technologies 的創始人兼CEO Bernt ?yvind B?rnich表示:“1X很高興能得到Open AI的領投,因為我們的使命是一致的:將新興技術有意識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。在我們的投資者的支持下,我們將繼續在機器人領域取得重大進展,并增強全球勞動力市場?!?/FONT>
Alliance Venture合伙人Arne Tonning指出,人口變化將導致勞動力短缺,而機器人可以幫助填補空缺。據高盛預測,2035年市場潛力為約1.03萬億元人民幣。解決正確的用例是成功的關鍵,1X Technologies正在構建一個成功的聯盟。
Skagerak Capital合伙人Espen Kjellsen說到,1X現在正在北美部署機器人,然后進入全球市場,同時保持“安全第一”的心態,這使得產品設計和開發更加具有挑戰性。Skagerak很高興能夠支持1X及其顛覆性技術進入這個雄心勃勃的商業化階段。
AI技術或推動機器人行業迎來新增長
據外網資料,1X并未提及是否會使用OpenAI的技術。不過,早在現象級應用ChatGPT橫空出世之前,AI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就已經讓人們無限遐想。
在微軟之前的演示中,工程師可通過ChatGPT來指揮機器人。無需親自寫代碼,直接用人話描述想做什么,AI就能自動將其翻譯成機器語言。
德國宇航中心(DLR)開發的“Agile Justin” 機器人也采用了AI技術,利用立體視覺來觀察周圍環境,利用觸覺傳感器來感知物體,執行類似人類的行為動作。
AI技術的演進影響著機器人領域的應用。
據了解,機器人的自主系統,一般由傳感/感知,規劃/決策,以及控制這幾個核心部分組成。而傳感/感知,是目前AI應用最多的領域。
日本安川電氣在開發機器人Motoman(MotoMINI)——一種抓放(pick-and-place)機器人時,使用語音驅動的控制技術,實現人機交互,其中的語音識別,就利用了 AI。作為本身包含非常豐富信息的圖像,也經常被機器人系統用于對物體的感知和識別。安川電氣的研發團隊將深度學習DL應用在計算機視覺上,幫助機器人實現基于圖像的物體檢測。
另外,視覺信息還可以在AI的幫助下,用于檢測工業場景中的工件異常。另一家全球化的工業公司武藏精密,利用AI技術,開發了一款用于汽車制造的自動視覺檢查機器人,可自動化執行每月上百萬工件的缺陷檢測任務。
在工業領域,機器人正在被大規模的應用于工廠自動化、倉儲物流等場景,AI技術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
機器人送貨也是一種大趨勢。Starship Technologies送貨機器人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機器人之一。據介紹,Starship機器人可以將物體運送到六公里之外,獨立導航街道,并向目標地運送包裹。這些機器人擁有傳感器、人工智能和地圖系統,幫助它們了解周圍環境和具體位置。它們的重量只有45公斤左右,非常靈活,動作悠閑自在。通過與眾多商店和餐館的合作,Starship機器人加快并降低了本地交付的成本。
另外,還有人形機器人、建筑機器人等……
最后
AI無疑是機器人技術的迷人領域。每個人都相信機器人可以在裝配線上發揮作用,但人們對于機器人是否會在智能方面與人類相似存在分歧。
目前AI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具體應用案例大多存在于國外,隨著國內科技水平的進步,越來越多的國產機器人技術公司開始進入到人工智能領域,將AI應用到其產品中。在AI熱潮下,人工智能正在讓機器人自主作業成為可能。